10月18日,在景縣大溫城村收過玉米的地里,幾臺摟草機、打捆機將粉碎后的秸稈打捆回收,一個個金黃色的“蛋糕卷”將被統一運走,做飼料或供暖、發電的燃料?!敖衲?,我們公司已經成功回收了1.3萬多噸的秸稈,不僅實現了秸稈資源化利用,還幫助農戶節省了清運秸稈的費用,能增加小麥播種時種子的著床率和出苗率,可以說一舉多得?!苯M織這次秸稈回收的景縣福利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張子蓮說。
衡水市是農業大市,農作物秸稈資源較為豐富。景縣只是衡水市秸稈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衡水市大力倡導循環農業,充分考慮各地種養業發展布局、市場需求等實際情況,合理布局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扎實推進秸稈科學還田,健全收儲運體系,積極推動秸稈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等利用,取得積極成效。自2020年以來,衡水市秸稈綜合利用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離田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穩步提升,逐步向全量化利用邁進。
衡水市將秸稈綜合利用作為保護生態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成立衡水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將秸稈綜合利用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層層落實責任、傳導壓力,分節點調度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工作進展情況,形成分工明確、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
為營造濃厚氛圍,衡水市還組織技術人員編寫秸稈綜合利用主推技術和全程機械化明白紙,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發放,使秸稈綜合利用政策深入人心。
工作中,衡水市多種途徑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扎實推進肥料化利用,提升小麥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水平,重點做好小麥高留茬覆蓋還田技術、玉米秸稈粉碎旋耕還田模式的推廣;積極拓展飼料化利用,鼓勵推動豆類作物、薯物類和花生秸稈作為飼料直接或粉碎后飼喂,達到過腹還田;突出抓好能源化利用,提升現有秸稈能源化利用重點項目,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鼓勵探索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開辟秸稈利用的新渠道。
“秸稈綜合利用解決了農民收糧后的秸稈處理難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不斷探索和拓寬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讓“生態包袱”變為“綠色財富”。